<<返回列表

2022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

发表时间:2022.09.23         浏览量:1078

2022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

为了促进我国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2022年度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特设立开放基金资助相关课题研究,申请者须根据实验室拟资助的研究课题进行申报。

一、        实验室拟资助的研究课题

1)课题名称:车内中频路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

针对汽车匀速行驶时的中频路噪问题,通过不同工况下车内中频路噪声源识别,确定声源位置,并建立对应的噪声识别系统,为中频路噪控制提供指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采集并后处理车内噪声信号并进行频谱分析,确定中排路噪问题频率;

2.     分析车内中频路噪声源识别机理,建立高分率、高效率波束形成算法模型,识别150Hz-500Hz中频路噪车内噪声源位置;

3.     搭建中频路噪声源识别软件系统。

研究目标:

1. 建立车内中频路噪声源识别方法;

2. 搭建针对中频路噪问题的车内噪声源识别软件系统,频率误差控制在2%以内,声源位置识别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以内;

3. 发表SCIEI收录的论文不少于2篇。

研究周期:12个月

资助经费:40万元

2)课题名称:新汽车声音设计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当前“新汽车声音”领域中,车载音频(“提示音”与“警告声”)在用户听觉呈现上“DNA”特性不够明显,审美艺术性不强,在研发思路中未系统化将音乐传统配器学、音乐美学、计算机音乐制作理论的内容相互联系运用。针对以上问题,亟待研究如何通过对声音采样音源的数字化和艺术化处理实现新汽车“提示音”与“警告声”的“DNA”的听觉合理性,并且研究在数字化与交互式音响的一体化建构基础上,实现相关音响结构的一体化建构与应用。研究内容如下:

1.“新汽车”车载音频创作中采样音源数字化和艺术化处理的方法路径研究

2.“新汽车”车载音频中音乐核心素材(DNA)的品牌识别度以及成套音频材料之间的逻辑性研究

3.探索当代艺术视角下,“新汽车”车载音频制作的审美艺术效果对声音元素结构影响。

4.“新汽车”车载音频相位随动变化方案(音频部分),让提示音音频与车载多声道音频系统结合,使得车内人员以听觉直观感受车外物体方位。

研究目标

1.建立“声音采样、音响变形、声场重塑、以及音乐制作相结合”的新汽车声音设计模式。

2.在相关音响结构中综合运用音乐传统配器学、音乐美学、计算机音乐制作理论的方法。

3.形成一套(可选择的)的新汽车“提示音”与“警告声”音频。

4. 发表SCIEI收录的论文不少于2篇。

研究周期:12个月

资助经费:30万元

3)课题名称:基于知识与数据驱动的悬架路噪预测与提升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通过对悬架部件的隔振性能及悬架传递特性的拓扑研究,构建悬架路噪设计层级分解构架,并据此建立面向路噪分析的悬架动力学模型与数据驱动模型,通过二者模型互补学习,建立知识与数据双驱动的路噪分析与预测算法,并形成知识驱动标准化模型模块与数据驱动标准化模型模块,方便不同类型悬架的拓展应用。基于研究成果开发悬架路噪客户端软件平台并集成数据管理模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面向路噪分析的悬架动力学模型建模研究;

2.基于知识与数据驱动的路噪分析与预测算法研究;

3.知识与数据驱动的悬架标准化模块研究;

4.基于研究成果开发悬架路噪分析与优化软件平台。

研究目标:

1.建立面向路噪分析的悬架动力学模型(基于正“E”型或倒“E”型悬架建模);

2.提出基于知识与数据驱动的路噪分析与预测算法;

3.建立面向多层级目标分解的悬架自适应拓展迁移方法,在多车型上加以应用;

4.开发出悬架路噪分析与优化软件平台,开放二次开发源代码。

5.发表SCIEI收录的论文不少于2篇。

研究周期:12个月

资助经费:30万元

4)课题名称: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系统设计及算法研究

研究内容:

开展低耗时的音频稳健变调变速算法研究,提升AVAS系统响应速度及稳健性。基于长安汽车1.0+车机音频DSP芯片选型,搭建一套具备AVAS功能的嵌入式软硬件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算法研究:开展低耗时的音频稳健变调变速算法研究,重点关注时域法,频域法,参量法,保证效果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升AVAS系统响应速度及稳健性。

2. 系统设计:基于长安汽车1.0+车机音频DSP芯片选型,搭建一套具备AVAS功能的嵌入式软硬件系统。完成算法代码移植、软硬件联合调试与标定。能够方便不同车型AVAS的拓展应用。

研究目标:

1.研究一套低耗时的音频稳健变调变速算法,提升AVAS系统响应速度及稳健性。

2. 搭建一套具备AVAS功能的嵌入式软硬件系统,方便不同车型AVAS的拓展应用。

3.发表SCIEI收录的论文不少于1篇。

研究周期:12个月

资助经费:30万元

5)课题名称:后视镜气动噪声产生机理及参数化设计方法

研究内容:

针对目前电动化趋势下存在的高速风噪气动噪声问题,亟待研究整车气动噪声主声源传统后视镜与电子后视镜对车内气动噪声的影响趋势,通过建立后视镜几何结构的参数化方法提取后视镜结构设计的关键控制参数,建立后视镜关键设计参数、流场结构与风噪性能的相关关系,从而指导后视镜的工程化设计。

研究目标:

1.研究后视镜噪声产生机理,建立面向气动噪声的后视镜流场评价指标.

2.建立后视镜几何结构参数、流场结构评价指标与气动噪声相关关系,建立后视镜几何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3.发表SCIEI收录的论文不少于2篇。

研究周期:12个月

资助经费:30万元


6)课题:锂电池碰撞安全仿真评价模型开发

研究内容:

电动车动力电池发展迅速,在能量密度、材料体系、结构形式上都体现出不同特点。现阶段,为了追求电动车更高的性能,动力电池碰撞变形安全空间被严重压缩、传力梁系结构被取消,致使电池在严重的碰撞工况下不得不承受一定的载荷与变形。因此,有必要探究不同种类的锂电池在机械载荷下的力-电响应,并建立相应碰撞安全仿真评价模型以更好的指导整车碰撞安全设计。

基于上述背景,拟开展如下研究内容:

1、研究不同种类锂电池建模方法;

2、研究锂电池材料模型;

3、研究锂电池机械挤压失效标准。

研究目标:

1、基于ls-dyna平台开发至少可满足2款锂电池的碰撞安全仿真评价模型,评价模型需达成如下要求:(1) 模型能同时反映电池3个方向的力学响应,其中厚度方向模拟精度≥85%(2) 模型能同时反映电池在至少2种不同挤压速率下的力学响应;(3) 单个电池模型单元数量需控制在20万内; (4) 模型需建立与锂电池结构或电化学失效的评价标准; (5) 协同实验室完成电池模型至少在1款电池包或整车上的碰撞安全仿真分析应用。

2、协同实验室建立电芯性能表征能力。

3、发表SCIEI论文不少于1篇。

研究周期:15个月

资助经费:40万元


二、申报人条件及申报方式

1. 申报人条件

凡符合《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课题(开放基金、自主基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对开放对象规定条件的人员均可申报。鼓励高等学校中青年研究人员申报。尚有开放基金课题在研的,本次不再申报。

2. 申报方式

申请者须按规定格式认真撰写申请书,保证所有提交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并于规定的截止时间之前向本实验室提交签字盖章后的《基金课题(开放基金、自主基金)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电子文档(含签章页面的扫描件)和纸质原件一份。

3. 申报截止时间

2022年101017:00时。以收到申请书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4. 资料下载

申请书和管理条例请在实验室网站“运行管理”栏目中下载。地址:http://www.nvhskeylab.com/index.php?s=/Home/Article/lists/category/system.html


三、开放基金课题的评审与管理

对所有有效申请书实验室将按照《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课题(开放基金、自主基金)管理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评审,对获准资助的课题实验室会通知申请者本人并签署计划任务书。


四、联系方式

实验室邮箱:huwei@changan.com.cn

申请书纸质原件请邮寄至: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科技及项目管理部

联系人:胡伟     话:18723222404


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2年922